所有組織文化的形成都有一個一般模式,校園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認識這一過程,對于我們促進校園文化建設(shè)是十分有益的。借鑒組織文化形成的大致過程,我們可以把校園文化的形成過程描述如下:
學校創(chuàng)建者的辦學理念一般來說,一所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對一所學校早期的校園文化形成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這些創(chuàng)始人不為傳統(tǒng)所束縛,敢于提出自己新穎的教育理念,并竭力把這些理念灌輸給學校的廣大師生員工。在我國教育史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蔡元培在北京大學倡導的“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陶行知創(chuàng)辦學校時所堅持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以及“學生自治”的治校信念;孫中山為中山大學題寫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等等。直到今天,人們參觀一所學校,也依然會聽到學校人員介紹該校首任或前任校長的辦學思想和事跡,說明學校創(chuàng)建者對學校文化起著多么重要的影響,他們實際上是一所學校的歷史和傳統(tǒng)的見證人。
人員選拔為了維系和鞏固校園文化,學校領(lǐng)導者總是希望所提拔的干部或從人才市場招聘來的新教師在觀念和行動上能與原來的學校文化模式相融合、相匹配,有基本一致的價值觀。他們明白,如果所選拔的人的價值觀與學校的價值觀不一致,這些人就會缺少工作動力,更談不上對學校的忠誠。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校長們對挑選新干部或招聘新教師是多么地傾心和認真。尤其是在今天市場經(jīng)濟的條件下,校長們有了一定的用人自主權(quán),在這方面就更有了條件和可能。
中層干部的影響學校中層干部的言行舉止對校園文化的形成也具有巨大的影響。任何一位校長都不會容忍這樣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當其不遺余力地推行校園文化的時候,其他干部卻在一旁無動于衷,甚至唱對臺戲。因此,校長肯定會首先在中層干部中間加強宣傳,統(tǒng)一認識,然后對他們提出要求,并通過他們?nèi)ミM一步擴大和鞏固原有的校園文化建設(shè)。當一所學校有一大批中層干部和骨干教師認同并努力推行校園文化的時候,我們說這所學校就有了穩(wěn)固的校園文化的基礎(chǔ)。
新入者的社會化過程無論學校領(lǐng)導在招聘新教師的時候多么用心,新教師到校后仍然要有一個適應過程,更何況每年還有大批的新生入校。對新來的師生進行教育,讓他們適應并接受原來的校園文化模式,這在管理學上被稱為是一種人的社會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可分成若干階段,先是原有價值觀念和精神狀態(tài)與新的價值觀念和精神狀態(tài)的摩擦、碰撞,然后是自身行為的調(diào)整,最后是融入新的文化氛圍之中。
以上僅僅是學校文化形成的大致過程,當然由于各個學校的情況不同,會有不同的形成過程,這在下面將會作進一步分析。然而不管怎樣,通過對這一過程的簡略描述,可以使我們對校園文化形成的一般規(guī)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